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

薄層式綠屋頂初步成果及檢討

一、排水與供水
台灣下雨天候分佈不均,以96年的台北市為例,7月炎熱且少雨,而8月接近連續20天下雨。所以如何設計植物的生長基盤與栽培介質,使能有完善的排水與蓄水機能為一大課題。現在試驗栽培的植物種類、生長基盤與介質,尚有些課題需要檢討。
大雨宣洩不及造成積水

二、植物耐候適應性
本次試驗的植物材料以景天科的多肉植物為主,具有些耐旱能力。經觀察這些植物在原生環境對高溫乾旱會有生長停滯、節間縮短葉片聚合等禦旱的機制。但台北夏季高溫期常有午後雷陣雨與颱風豪雨等降雨,易形成高溫多溼的環境,致使喜好乾燥環境的多肉植物容易罹患病害。
暴雨後造成莖葉霉爛

三、植物生長演替
景天科多肉植物雖屬多年生植物,但生長數年後易有老化衰敗的現象,雖然開花後會結種子散播繁殖,但新生植株的數量尚無法補充枯死缺株的空間,此時便容易發生雜草侵入的問題。改善的方法可以採用多物種混植,讓植物彼此競合後,達到一定的平衡。目前國外已有應用混合栽培的方式。
老化植株生長衰弱,必須補植

四、雜草及病蟲害防除
植物生長緻密,因風力傳播或鳥獸傳播的雜草種子,便無法掉落栽培介質中生長發育。如果植物因枯死缺株形成空隙,將提供雜草生長的機會,因此適時補植並定時巡察防除雜草是不能省略的工作。病蟲害好發在春夏季,可定時噴灑藥劑予以預防。
缺株形成間隙容易讓雜草入侵

五、開發更多樣化植物材料
目前試驗以耐旱性較強的多肉植物為主,其他地被植物開發試驗還在篩選適用的階段。其實許多生長於濱海乾旱地區的植物,亦有生理與型態上的耐旱機制,且外觀與開花習性,將更有更豐富與美觀的觀賞價值。
不斷的試驗開發新植物材料

1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很不錯ㄋㄟ~不過很想知道關於目前植物生長的狀態~有最近的照片可以po上來分享嗎?